澧县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,始见于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岷山导江,东别为沱,又东至于澧。”春秋、战国属楚,秦属黔中郡,汉属武陵郡零阳县,三国、西晋、东晋、南朝属天门郡,梁敬帝绍泰元年(555)始置澧州。隋开皇九年(公元589年)罢天门郡,置澧州,新置澧阳县。
武陵区位于湘西北的常德武陵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,又是镶嵌在洞庭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,自秦蜀郡守张若在此筑城,迄今已有2280余年的历史,史称张若城。这里既是古代南北的交通枢纽,又是上溯黔东,下达苏皖的运输要道,“左包洞庭之险,右扼五溪之要”,素有“荆楚唇齿”、“滇黔咽喉”之称,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开发西南的门户,又是江南闻名遐迩的“鱼米之乡”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
临澧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临澧县是楚文化的重要传承地,境内现存宋玉墓、宋玉城、申鸣城等文化遗迹,尤以九里楚墓群气势恢宏,声名远播。清雍正7年(公元1729年)设安福县,1914年改称临澧县。全县名士辈出,人才代有,民主先驱林修梅、开国元勋林伯渠、文学巨匠丁玲都是临澧这方热土的儿女。
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,其地理位置:西起牛车河乡高峰村万家河,东至木塘垸乡仁丰村草鞋洲,直线距离约75公里;南起西安镇薛家冲村狮子岭,北至热市镇老棚村,直线距离约118公里,距离省会长沙229km,县域面积4441.22平方公里,在全省县(市)中居第四位。耕地面积为89.17千公顷,在全省县(市)中居第一位。